揭阳籍人大教授夫妇捐赠毕生积蓄360万元助学

新闻探索 2025-09-15 07:33:11 549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锴跃

近日,揭阳籍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首届“陈传才助学金”顺利完成评审发放工作。大教该项目以其独特的授夫生积礼轻情意重网“三不”原则——不公开名单、不颁发证书、妇捐不宣传个人——默默守护着寒门学子的赠毕尊严与梦想。这份沉甸甸的蓄万学馈赠,源自该校已故原中文系主任、元助揭阳普宁籍学者陈传才与其夫人、揭阳籍人新闻学院副教授岳同的大教礼轻情意重网毕生积蓄与生命嘱托。

这对清贫一生、授夫生积无儿无女的妇捐教授夫妇,在生命暮年做出决定:变卖房产,赠毕加上毕生积蓄,蓄万学共360万元,元助悉数捐赠给该校文学院。揭阳籍人“我们的一切都是党给的,现在都该传递给孩子们。”这句朴素的话语,是他们深情的最终告白。病榻之上,岳同仍心系学子,反复叮嘱:“你们要把钱用好,用到真正需要的孩子身上。”

“叔父的一生默默无闻地奉献给教育事业,又倾尽毕生所有,帮助更多的穷苦学生圆求学梦。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感到十分自豪。”在陈传才的家乡揭阳普宁市赤水村,陈传才的侄子陈梧攀向记者展示了叔父生前所赠的《陈传才回忆录》。

陈传才于1936年出生于揭阳普宁市赤水村。1952年,在普宁第二中学完成初中学业后,陈传才就离开家乡外出求学。1957年,陈传才与岳同夫妇二人的命运交汇于中国人民大学。受益于国家“调干生”政策,陈传才由基层岗位考入人大新闻系。同年,岳同以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录取,后并入人大新闻系。毕业后,陈传才进入人大语文系工作,岳同则奔赴安徽基层新闻岗位。物资匮乏的年代,两位精神高度契合的知识分子结为连理。

1978年人大复校,夫妇双双重返母校,分别在中文系、新闻系任教,逐渐成为深受师生敬重的学者。

夫妇二人一生安守清贫。2018年末,陈传才离世。2024年夏,岳同离世,遗愿唯有“丧事从简”。

为实现二老心愿,陈传才的学生们自发组织成立“陈传才学生扶贫基金”,特设“陈传才助学金”,每年资助20名家境困难本科生开展学术交流与社会实践。据计算,这笔捐赠将持续惠泽学子48年,近千人将因此受益。

这份善举也以另一种形式在陈传才的家乡延续。2014年,陈梧攀兄弟三人也向赤水学校捐款3万元用于办学。“作为后人,我们深知叔父的善举背后所蕴含的深远意义。他用行动诠释了对教育的支持与担当。我们也尽自己的力量去支持教育事业,让这份爱在岁月长河中不断延续。”陈梧攀表示。

本文地址:http://daqing.haskj.com/news/888d2499087.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惩戒21世纪“新汉奸”石平对“台独”分子的警示

外交部:对日本参议员石平采取反制措施

刚果(金)改组政府以提高政府部门效率

媒介融合视角下的戏曲元素电影

广州明后两天仍闷热,下周二起雷雨渐活跃

友情链接